2004年,“刀郎风”席卷全国,一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让人们记住了“八楼”、乌鲁木齐的“2路汽车”,也让罗林以刀郎这个名字红遍大江南北。8年后,曾停靠在八楼的2路汽车已被BRT1号线取代,而刀郎,依然在自己喜爱的音乐国度里,耕耘不辍。
近几年,刀郎将事业发展重心更多移向了北京。如今,他不仅为歌手黄灿、云朵创作出新曲目《黄玫瑰》《云朵》,还于去年推出了个人全新专辑《身披彩衣的姑娘》。此外,他还举办了“刀郎2011谢谢你全国巡回演唱会”。今年三月,“刀郎谢谢你演唱会”香港站在红馆开唱,他也是继那英、张敬轩后,第三位在香港红馆举办个人演唱会的内地歌手。
谈到上世纪90年代后的新疆流行音乐,刀郎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音乐人。刀郎之前,几乎没有在全国传唱的新疆流行歌曲;刀郎之后,本土得以走出新疆走向全国的流行歌曲,寥若晨星。
刀郎不是新疆人,但他的音乐梦想从新疆起飞。1995年从四川来到新疆,多年的生活游历,新疆已经成为他的第二故乡,而新疆丰富的音乐元素,更是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新文音乐工作室的一位工作人员曾向本报记者讲述《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创作故事。当年,刀郎在新疆昆仑宾馆(八楼)附近的一间房屋内租住。一个冬日的清晨,他透过租住屋的窗户向外看,正巧看到了在八楼站停靠的2路汽车,有所触动,一段旋律在心中流淌,成就了日后的“那一场雪”。
而刀郎也不止一次表达过,他对新疆的热爱,他的艺名刀郎,正是来自于南疆的刀郎人。听过麦盖提县刀郎人的歌唱后,那种豪迈激越,沙哑中透出清亮,粗砺中张扬生命的歌吟深深震撼了刀郎,“我感觉自己的声音和他们具有某种相似性。”刀郎告诉记者,“新疆是我作品中鲜明的印记,新疆给了我音乐的生命。”
刀郎曾坦言,自己是个不愿意面对媒体的人,因为他不是一个娱乐型的歌手,他是把音乐当做梦想来实现的人。虽然如此,8月31日,他还是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只因为,新疆是他的家乡,对新疆,一往而情深。
记者:2004年的“刀郎风”,让新疆流行音乐因为你的作品受到广泛关注,反观从前,你认为自己的歌曲当时广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刀郎:新疆的音乐从来都是丰富多元的,具有很鲜明的地域特点和风格,本土流行音乐既受到内地文化的影响,又吸收了西班牙弗拉门戈或是土耳其等地区的音乐元素,还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宝库,但之前没有一个很好的连接点让大众听到,我可能正好把这几种风格融合起来,处在那个连接点上,所以大家听到会觉得很新鲜,会比较受欢迎。
记者:去年至今,你一直忙于“刀郎谢谢你巡回演唱会”,但在这之前,似乎很少听闻你的消息。
刀郎:对,我不喜欢频频被曝光的那种感觉,更愿意踏踏实实地做音乐。前些年因为很少露面,有些朋友还问我是不是隐退了。其实这几年我一直在做音乐,给很多歌手都制作了专辑,比如黄灿的《黄玫瑰》、云朵的首张个人同名专辑《云朵》、玉萨的《玉萨》,去年也出了自己的新唱片《身披彩衣的姑娘》。去年至今忙于筹备“刀郎谢谢你演唱会”的演出,脚本创作都由我来完成。从去年5月28日至今,已经完成了北京站、上海站、深圳站、香港站、成都站和江苏盐城站的演出,下一场演出是10月27日的贵州贵阳站。
刀郎:因为目前筹备演唱会的演出,所以一直在北京和乐手进行排练。前段时间也回过家乡,只要我一有时间就会回新疆。看到新疆辽远的天空就会感到亲切、放松,那是自己的家。
记者:和以往作品相比,你的新专辑《身披彩衣的姑娘》,有哪些风格上的变化?
刀郎:这张专辑属于“自选集”,里面有一部分歌是以前我写给其他歌手的。这次我重新演绎,和原唱相比,听众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记者:新专辑里的第一首歌曲《黄玫瑰》,是你为新疆歌手黄灿量身打造的。如今重新唱这首作品,赋予了哪些新内涵?
刀郎:黄灿的演唱纯美、干净,有那种女性的情怀。而我演唱这首抒情味浓的歌曲,个人觉得有刚柔并济的感觉旋律优美,歌声沧桑。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记者:在诸多媒体上看到,“刀郎谢谢你演唱会”场场火爆,这些年的音乐创作中,是专注于自己内心的声音创作,还是了解听众的喜好,然后再进行有方向性的创作?
刀郎:音乐是注重原创性的,也是直抵内心的艺术创作。我一直认为有所迎合的作品不是好作品,我注重内心的声音,按照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完成一件音乐作品。
记者:当代新疆流行歌手的数量也不少,比如黄灿、李东信、吐洪江等,你对新疆本土的流行歌手的实力,也有相当的了解吧。
刀郎:客观地说,新疆的歌手实力都很强,不过还可以和外界有更多的交流,开阔视野,同时也不要丢掉自己的个性,新疆歌手可以再自信一点。
刀郎:我觉得新疆不缺音乐的素材,也不缺优秀歌手。最欠缺的是好的作品和宣传手段。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旋律自身特点浓郁,如何在流行音乐中融入新疆元素,这个是需要创作者思索的地方。还有就是宣传上的欠缺,好的音乐作品,需要媒体、制作公司、民间立体化的支持,要有产业化的运作方式。在宣传包装方面,新疆和内地相比,差距很大。
记者:本土的洪启、艾尔肯等歌手,都离开新疆在内地打拼出了一片天空,你对这个现象怎么看?
刀郎: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音乐本来就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艺术。北京是一个文化中心,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刀郎:是这样。只要来到新疆,你就会被那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景观所吸引。当我听到新疆的十二木卡姆和其他传统的民歌时,完全被震撼了。新疆音乐非常丰富和厚重,它让原本不属于这里的我,从音乐开始爱上了这片土地,心甘情愿地生活在这里,融入这里,新疆给了我音乐的生命。你可以把新疆当做朋友、父母,或是爱人。土地不是生硬的存在,它是有生命的,你是用它做装饰,还是把它视为灵魂,你爱它有多深,这块土地其实是知道的。
刀郎:根扎得越深,枝就会长得越旺。我们还是要往自己的内心去探索、去寻找,找到自己的内心,才可以走得更远。我对新疆流行音乐的前景很期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音乐人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认知越来越包容和广阔,这是好现象。